《理智与情感》观后感

布莱登烘焙-布莱登西装定制

李安没看过的**里面,最期待的就是《理智和情感》。想看这个美国籍台湾人怎么诠释英国古典戏剧。李安说导戏的时候压力尤其大,一来这是他进好莱坞的第一部**,二来能演简奥斯汀的演员们,每一个都不是牛津就是剑桥的戏剧文学毕业,有学问,又有自己的见解,艾玛开玩笑说,他不能像从前一样像“皇帝”一样做导演,而是要做“总统”。后来首映式的时候,查尔斯王子还问“你是怎么让英国演员们听话的?”李安客客气气地说“他们很好,没问题。”,这样免了这段傲娇的英国演员把导演挑战到方寸大乱冒冷汗的回忆。

最关注的三段——爱德华与埃莉诺的理智,布莱登对玛丽安娜的理智,和玛丽安娜与艾勒比汹涌的情感。

姐姐和爱德华的感情刚刚萌芽的时候,和妹妹床头聊天,妹妹眼神甜蜜地问——

“你爱他吗?”

埃莉诺支支吾吾,紧张地颤抖着说——

“我…我不倾向否认我对他很有好感,我…非常尊敬他,我喜欢他。”

妹妹无语——

“尊敬?!喜欢?!你再用这种词我现在就走,不跟你讲话了!”

大概这就是姐妹二人的区别。

可能是因为埃莉诺作为姐姐,持家算帐,总是理智大于情感的,感情外露的极限都被小心克制过。在爱德华帮忙拽好披肩后羞涩地低头笑着;被逼问对爱德华的感觉,也只是百转千回用无数个双重否定来表达自己的感情,小心谨慎地感知,确认着内心的感觉;不得不搬到村舍的时候,就沉默地接受,等待爱人或许有天会登门再见。

大概正是因为两个人会做相同的选择才会相互吸引,理智的埃莉诺爱上的,是同样理智的爱德华。不懂事的时候早早与当时的情人私订终身,遇到真正喜欢的人,只能一时进一时退地保持安全范围,在理智与情感中间,挣扎一下,也还是要选择理智那一面。尽管结尾,爱德华取消婚约,和埃莉诺在一起,在这个许久不见的情人出现的时候,埃莉诺边难过震惊,却还是赞同着爱德华的做法——“履行责任,遵守诺言对他来讲是更加重要的事情。”

而妹妹是姐姐保护下肆意开放的花朵,可以把情诗念得慷慨激昂,浪漫地坚信“Love is to burn!”。因为被悉心爱着,所以暴风雨都是美的,而不必估量会被浪打翻的危险。

最开始遇到布莱登上校,没有感觉,满心拒绝,觉得他没有一颗信仰“为爱而是最最崇高的事情”的火热的心,也不够潇洒倜傥,太无微不至,爱得腼腆,吸引不住她的视线。布莱登私下对姐姐称赞“家妹天真烂漫。”,而姐姐却说“我倒希望她尽快认识到世界是残酷的.。”“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样天真烂漫的女生,后来被逼着认清了这样的残酷,结果痛苦至极。您最好还是不要期待这样的认清。”

可是她需要的是艾勒比这样跌痛后骑着白马赶来,在雨中只手把她抱起来的“王子”。藏在西装中的袖珍本十四行诗就是暗号,用来确认这个人也同样相信着“life is fun, love is to burn!”。艾勒比爱自己,懂得自信地敲开妹妹的心,享受自己的当下,抓着主动权,让她,甚至姐姐,母亲都相信,一定是最忠贞的爱情才会让两个人这么快乐。于是她放心地沉迷下陷,浸在美梦里面,分秒成永恒,因为“爱怎么会说变就变呢”?终于艾勒比为了钱娶了富家**,寄来划清界限的信,甜蜜的结界被打破,希望也被划上终点。——很不幸,她还是认清了。

可布莱登依然没有叩响大门。受了打击的玛丽安娜淋雨,大病,布莱登在病房外担心地抓耳挠腮。玛丽安娜还是幸运,在她信仰的爱燃烧殆尽的时候,有布莱登找到她心里每一处光芒渐弱的地方,把灯续上,再把受伤的地方慢慢修补起来。

其实我对玛丽安娜更加认同,觉得她就是我的本我,埃莉诺是我的超我,是我希望自己做到,却又感觉吃力的一面。爱是很私人的,没有人能清清楚楚定义,充满了diversion,分不出浓淡,是理智,也是情感。

李安说,他要让看这部**重重地击碎人心,花上两个月才能痊愈。—— 我的确被击碎了,是他,是艾玛汤普森,也是简奥斯汀。